一个人如果有了文化便会知书常理、温文尔雅;一个地区如果有了文化便会充满人文气息、温润和谐;同样,一个企业如果有了文化便会彰显其无穷的魅力和发展的活力与动力。这是笔者前不久观摩苏州一家以实木地板木门为主导产品的民营企业举办的木文化节引发的启示。
木文化节的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有木文化精品展示,最让人叫绝的是一幅选用数十种木材、由144个“木”字偏傍部首拼成的宽2米、高3层楼的巨大木版印刷体竖匾;有众多专家、设计师参加的、“以居家木业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延展”为主题的木文化论坛,有广大市民参与的以“推广木文化、感受木文化”、“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善待自然”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还有校企合作跨国联办高校的签约仪式,真正大开眼界。策划这次木文化节的主人公是苏州先锋木业公司的董事长俞雪元,30年前,他是土生土长、走村串户的“木匠”;25年前,他开始筹建自己的木器厂和家具厂;15年前,他进入家庭装饰行业并崭露头角,成为实木一体化精装的倡导者。现在,他已经在老挝拥有自己的原木生产和供应基地。在几十年的木业生涯中,他被木文化“浸润”,对木的认识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乃至融化为企业的发展理念,贯穿到企业的实践之中,于是,企业的物质生产过程已衍为物质和文化融为一体的生产过程。
笔者对媒体的报道作了一些大体的梳理,看主人公对木文化是如何感悟的: 何为木文化,木文化是生活中与木相关的人文教义及对木材价值观和木材利用方式的研究,体现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
东方文化以中国文化为代表,是“木”的文化,纵观历史,从雄奇伟岸的木建筑,到舒适典雅的木装饰,从优美质感的木家具,到轻巧别致的木器具,饮食起居中无处不在。木文化是美的化身。
金木水火土,五行事万象,木及人以仁,其性直,其情和。年分四时,木表春,意谓生机盎然从而极富生命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木生林,林生森,森生万物。
走近木,我们变得渊博;聆听木,我们静心慧智;体悟木,我们反朴归真,懂得平凡可贵。
……
从中国木质工艺的历史,到中国木业出口贸易的追溯;从西方石文化与中国木文化的传统文化的比较,到《易经》中五行“木”的深刻理解;从苏州响当当的“香山帮”工匠挖掘,到亚马逊河流域、阿根廷红松林、印尼“马腊豆维”林场的考察,俞雪元从接触木、了解木、使用木、爱上木、研究木乃至对木文化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怀,进而凝结为“盛木为怀、以木为生”的理想,外化成企业的发展规划。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正因为如此,尤其是十几年来,企业产品的品质越来越好,几乎成为苏州装饰行业和市民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2006年,他作出了惊人一举,在邻国老挝举办中国首家独资企业,在建立木材加工基地的同时,投资近5000万元,取得了一块57平方公里、具有50年使用权的土地,按照“伐一植三”的思想,准备化30年时间,在这里种植30万株柚木苗,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目前已栽种10万株,老挝地方政府称之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恐怕这也是“木文化”理念的具体实践。
文化是无形的,文化又是有形的。文化是人类精神物质生活的综合体现。我一直认为,只有具有博大文化理念的企业家,才可能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博大胸怀的企业家。有些企业之所以能够长期给人与众不同的认识和了解,关键是企业有与众不同的理念,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的文化。海尔的“真诚到永远”,说到底是一种文化,它支撑着海尔与众不同的服务质量;中国移动的“我能”,说到底也是一种文化,它决定了移动通讯在全行业的地位。透过从木业制造到举办木文化节这个案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州民营企业的文化进步,也反映了苏州民营企业家的文化追求。可以深信,俞雪元必将与他的企业随着文化的成熟而不断发展壮大,演泽出更加华美的乐章。